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贵州松桃:“民心党建+易地扶贫搬迁”让群众安居乐业

    信息发布者:沈密123456my
    2019-12-08 15:36:18    来源:彭开军 铜仁组工   转载

    贵州松桃:“民心党建+易地扶贫搬迁”

    让群众安居乐业

     

    近年来,松桃自治县全力打造位于主城区的团山、育才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民心党建示范点,坚持党建引领,以五颗心、五个好、四同步“554”为载体,探索“民心党建+易地扶贫搬迁”党建模式,实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小康梦。

    “五心”同向发力,共筑一个安居梦想

    动心圆城市梦。面对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”的脱贫攻坚“硬骨头”,全县1.2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,与1.48万户符合搬迁条件贫困群众点对点、面对面促膝交谈,把党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好、讲解透,帮助算好幸福账单、长远账单、子孙账单“三账单”,激发触动群众向往城市生活的梦想。

    舒心圆新居梦。弘扬“支部建在连上”光荣传统,坚持安置地建在哪里党组织就跟踪建在那里,投资1200多万元修建文化广场、打造小区文化、建立居民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,以周到的服务、安全的保障、优美的环境,让搬迁群众在新居里过得舒心。

    安心圆小康梦。安置地党支部主动服务对接搬迁群众子女入学难题,一户一档造册登记,提前与就近学校落实好就读班级,实现了就学“无缝对接”;县卫生计生部门在安置地专门设立医疗卫生服务中心,做到24小时“不打烊”;2018年开展就业培训4552人次,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县内就业1890人、县外就业2143人、自主创业837人。

    放心圆乐业梦。全力抓好安置地群众搬出后的耕地、林地、产业等产权认证工作,在规定的产权期限内,确保土地使用产权不发生变更,盘活土地资源,流转土地2.1万亩发展猕猴桃、油茶、茶叶等扶贫产业,让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,拓宽群众利益收入渠道。

    同心圆和谐梦。全县发挥组织优势,探索创新工作机制,利用苏州对口帮扶资源,强化抓党建促劳务协作,汇聚“组织、市场、社会”力量,部门用力、干部用心、企业用情打好“组合拳”,撬动吸纳社会资金6200多万元,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,形成合力共同发力,让安置地群众“不愁吃不愁穿”,实现了居有保障、干有希望。

    “五好”同频共振,共建一个宜居家园

    组织建设好。加强组织体系建设,按照省委组织部“一构架三清单”要求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基层治理领导小组。强化统筹协调,实现全过程、全领域、全链条闭合式服务,选优配强党支部(党总支)书记和党建指导员,实现安置地党建工作全覆盖,打造一支“永不走的工作队”。

    作用发挥好。根据区域及安置地党员数,指导安置地建立党组织,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入,正常开展组织生活,并从搬入党员中挑选出政治坚定、对党忠诚、思想先进、致富能力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,积极开展党组织生活,形成各履其职、责任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,发挥战斗堡垒作用。

    资源配套好。大力整合农业、交通、水利、住建、国土等资源,按照“用途不变、渠道不乱、集中使用、捆绑实施、各负其责”原则,集中人力、财力、物力,统筹调配,整合资源,形成“多管道进水一管道用水”模式,着力突破资源要素瓶颈,走出一条符合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新路子。

    就业保障好。针对有劳动力的搬迁户,建立就业台账,将搬迁户的就业意愿和劳动技能登记造册,做到情况清、底数明。按照群众意愿安排参加技能培训,帮助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,鼓励自主创业、择业,确保搬迁户在稳定增收上“不落一户、不漏一人”。

    教育引导好。党支部(党总支)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、智慧党建一体化平台“线下线上”开展“党员活动日”等主题教育,弘扬主旋律,传递正能量。深入开展“两感恩”“四个好”等教育活动120多次,教育引导安置地群众用实际行动感恩总书记、感恩党中央,牢记嘱托,感恩奋进。

    “四步”同协合奏,共创一个和居社区

    打造一站式服务。打造社区办事服务大厅一体化服务平台,公安、民政、卫计、市场监管、人社等10余家县直相关职能部门派人入驻,实现“只进一扇门”“最多跑一次”。利用“互联网+”设立电商平台3家,快递物流公司签收点5处,不断增强安置地群众的获得感。

    推行五分钟到位。建立健全服务管理工作制度,积极探索马上办、网上办、就近办、一次办、代理办等多元化服务模式,推行“五分钟到位”服务理念,让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更快捷、为民办事更精准,着力在最短时间赶到现场、最快行动解决问题、最好办法赢取人心的“五分钟”黄金时间,有效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。

    用情十分抓落实。为民服务抓落实是关键,用心用力用情为民办好每一件事,着力解决好安置地群众的低保、医疗、养老、就业、就学等公共服务,推动力量下沉、关口前移,想群众之所想、急群众之所急,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间,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安置地群众幸福指数。

    争创百分百满意。坚持以人为本,把群众脸上的“愁与乐”作为检验工作的“度量衡”“晴雨表”。强化服务质量、提升服务品质,创新实践主题,组织力量开展“送文化进社区”大型活动10余次,讲文明、树新风、转观念、革陋习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